《会计信息化》课程标准

    2022-12-12
    浏览量: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会计信息化》是中职类会计事务专业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会计信息化就是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环境中研究会计数据的收集、加工、存储和会计信息输出等方法的一门综合学科;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强是该学科的显著特点。


            会计信息化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方法等实务操作技能,能够运用财务软件对企业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和通用应用软件的使用与维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使学生通过学科学习与运用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会计信息化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

            1.专业能力

            (1)熟悉会计信息化基本理论;

            (2)会计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

            (3)掌握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技术;

            (4)掌握常用财务软件的使用技术。

            2.方法能力

            (1)会使用总账系统处理相关业务;

            (2)会使用报表系统、处理各种会计报表;

            (3)会使用工资管理系统处理相关业务;

            (4)会使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处理相关业务;

            (5)掌握财务软件应用基础知识、财务软件相关知识。

            3.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

            (2)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3)具有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培养学生熟练的进行信息化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总账系统、报表系统以及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等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能熟练操作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财务软件,如用友T3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等财务软件,能胜任单位信息化会计核算和管理岗位,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和职业道德观念。


            三、课程结构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方案、会计信息化课程目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规律等,科学合理设计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模块和学时安排。


            会计信息化课程由7个模块构成,总学时共144学时,各模块以及学时见下表:


    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数

    1

    会计信息化概述

    4

    2

    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12

    3

    信息管理与基础档案设置

    30

    4

    总账管理系统

    42

    5

    报表管理系统

    16

    6

    工资管理系统

    20

    7

    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20


    共计

    144


            四、课程内容



            一、学业质量

            (一)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完成本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要求。依据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多个水平,并描述了各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二)学业质量水平

            1.熟练掌握信息化会计软件的初始化设置、总账系统、报表系统以及工资系统、固定资产等核算子系统的操作方法。

            2.能熟练操作目前市场上流行的财务软件,如用友T3企业管理信息化软件等财务软件,能胜任单位信息化会计核算和管理岗位。

            (三)考试评价

            会计信息化是一门融知识性与操作性为一体的应用性课程。教学实施将以技能训练为第一目标,以综合模拟资料为主线,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模式,讲求从软件应用中领悟知识。

    与教学实施方式相适应,课程考核也将以实践操作为主,并采取将日常操作表现、操作实迹(备份数据)、知识性作业、专项操作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业绩的策略。

            考核项目、内容及比重为:

            1.平时表现。(占20%)

            平时将对学生在以下项目中的表现作记录:(1)操作认真与投入程度(5%)。(2)师生互动或发言中的积极表现(5%)。(3)书面作业完成情况(5%)。(4)到课率(5%)。

            期末对平时表现作综合评定。

            2.操作实迹。(占20%)

            操作实迹将考核以下几方面:(1)指定账套备份数据的完整性与正确性(15%)。(2)利用辅助账套资料与附加软件进行个性化应用操作的备份数据(5%)。

            3.专项操作考核。(占20%)

            本课程安排一至两次专项操作考核。

            4.期末考试。(占40%)

            独立操作能力的财务业务一体化测试。

          

            五、课程实施

            (一)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共7个模块。


             模块一:会计信息化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1)了解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征,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发展过程。

            (2)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3)熟悉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4)掌握会计软件的概念、功能和分类。

            (5)了解ERP的概念以及ERP软件与会计软件之间的关系。

            (6)了解XBRL的发展历程、作用和优势

            (7)掌握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及不同方式的优点、缺点。

            (8)掌握配备通用会计软件应考虑的问题。

            (9)熟悉会计软件各功能模块的内容。

            (10)掌握会计软件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

            (11)掌握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规定。

            (12)了解用友T3管理软件的安装过程。

            [教学内容]

            (1)会计电算化的含义

            (2)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及其功能模块

            (3)电子会计档案管理规定

            [重点难点]

            重点是会计软件的概念、功能和分类,会计软件的配备方式及不同方式的优点、缺点,配备通用会计软件应考虑的问题,会计软件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掌握电子会计档案的管理规定。其中难点是配备通用会计软件应考虑的问题,会计软件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


             模块二: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约束范围。

            (2)掌握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监管机构。

            (3)熟悉会计软件的衔接过渡规定。

            (4)熟悉《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对会计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的总体要求。

            (5)熟悉《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对会计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的具体要求。

            (6)掌握《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对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引导内容。

            (7)了解财政部门的职责。

            [教学内容]

            (1)概述

            (2)总则

            (3)会计软件和服务

            (4)企业会计信息化

            (5)监督和管理

            (6)附则

            [重点难点]

            重点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的约束范围,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的监管机构,《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对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引导内容。其中难点是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对企业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引导内容。


            模块: 系统管理与基础档案设置

            [教学目的与要求]

            能够利用会计软件的系统管理与初始设置功能建立信息化应用环境。具体能力点为:

            (1)能利用系统管理功能设置账套、建立操作员并为操作员授权。

            (2)能在管理门户或系统维护界面录入、设置系统环境参数与运行要素。

            (3)能在账务处理或总账模块中建立会计科目表,录入初始数据。

            了解系统初始化的内容与程序,掌握新建账套、操作员管理与授权的原理与方法,掌握系统环境参数设置与系统运行要素设置的方法,掌握期初数据录入与试算平衡的原理、程序与技巧。

            [教学内容]

            (1)账套的设置与数据备份。

            (2)用户(操作员)管理。

            (3)系统环境参数设置与确认。

            (4)系统运行要素设置。

            (5)会计科目表的建立。

            (6)系统模块启用。

            (7)账务处理(总账)账套期初数据录入。

            [重点难点]

            重点是帐套启用的原理与操作方法,对会计软件的初始环境参数和运行参数在整个系统工作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理解。对于初次接触会计软件的学生来讲,对模拟资料的综合运用,对电算化基本原理的把握以及对初始设置中不同对象数据的相互关系的理解等内容都有一定的难度。


            模块总账管理系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能利用软件相应模块功能完成对基本会计业务的日常处理。具体能力点为:

            (1)能在账务处理模块完成对记账凭证的录入与修改操作。

            (2)能对已录入的记账凭证进行查询、修改、出纳签字、审核、过账等操作。

            (3)能根据会计规范查询凭证错误,并利用错账更正方法更正凭证错误。

            (4)能正确设置与输出各类会计账簿。

            (5)能够正确设置自动转账凭证,并在期末生成和输出记账凭证。

            (6)能对核算资料进行期末对账处理

            (7)能按顺序完成多个软件模块的期末结账操作。

            了解通用会计软件处理会计业务的程序与方法,熟悉会计业务的软件处理与手工处理在思路、程序、方法上的区别,了解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一般原理,掌握凭证处理与账簿输出中各项参数的意义与设置方法。

            [教学内容]

            (1)基本会计业务记账凭证录入。

            (2)记账凭证的查询、出纳签字、审核与过账。

            (3)记账凭证修改与冲销。

            (4)各类会计账簿查询输出

            (5)自动转账凭证的设置与生成。

            (6)期末结转凭证的编制。

            (7)自动转凭证的生成与传递。

            (8)对账与错账更正。

            (9)各模块结账。

            [重点难点]

            本模块教学重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会计软件中凭证账簿处理的一般规范,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等内容;二是在记账凭证录入、查询、审核、过账以及账簿查询等环节的软件处理方法与手工处理方法的区别。三是掌握期末业务处理的操作技术。难点有两个,一是对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的理解。二是对期末业务处理顺序的理解与把握,防止因顺序颠倒而导致账务处理结果的错误。


             模块五: 报表管理系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能够在会计报表管理模块完成对常用会计报表的设置、编制与输出。具体能力点为:

            (1)能够利用报表管理功能建立资产负债表,设置取数公式与审核公式,输出当月报表数据。

            (2)能够利用相应功能建立利润表,设置利润指标取数公式,生成输出利润表。

            了解会计报表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用自定义报表功能定义报表结构的方法,掌握取数规则和指标取数公式的编写方法,掌握会计报表编制输出的步骤与方法。

            [教学内容]

            (1)会计报表系统的工作原理与工作程序。

            (2)资产负债表的设置与编制。

            (3)利润表的设置与编制。

            [重点难点]

            两大重点环节:一是会计报表空表的建立,二是报表取数函数(取数公式)的编写;在通用会计软件的运用中,报表的初始处理是最富技术性和革命性的操作,也是电算化实践中难度最大的操作环节。


            模块:工资管理系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能够利用相应软件模块对工资系统及工资数据进行设置、编辑与处理。具体能力点为:

            (1)能够正确设置工资项目,并正确设置工资项目计算公式。

            (2)能够对本月工资进行录入、编辑、汇总等操作。

            (3)能够进行工资的扣零、扣税设置,并处理扣零、扣税业务。

            (4)能正确设置、生成与传递工资结转凭证。

            了解软件对工资数据及工资费用管理的原理与程序,掌握工资项目设置与运算公式设置的规则与方法,掌握工资费用结转的原理,学会设置与生成工资费用结转的记账凭证。

            [教学内容]

            (1)工资项目设置与运算公式设置。

            (2)工资数据录入与计算汇总。

            (3)工资分摊设置与凭证生成。

            (4)工资报表查询与输出。

            (5)工资模块结账与数据备份。

            [重点难点]

            工资项目编辑和工资运算公式的设置,是工资管理系统设置中的基本内容,也是重点内容。对工资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尤其是诸如代扣个人所得税项目公式的编辑等内容将是教与学的难点。


             模块:固定资产管理系统

            [教学目的与要求]

            能够利用相应软件模块对固定资产及其折旧进行设置、编辑与处理。具体能力点为:

            (1)能够正确设置固定资产类别与卡片项目。

            (2)能按核算要求设置与录入固定资产初始卡片。

            (3)能够依照折旧规范设置并处理固定资产折旧,生成与传递折旧凭证。

            (4)能够对固定资产变动数据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

            明确固定资产卡片及其管理的主要原理,了解在电算化环境里管理和使用固定资产卡片的优势,掌握固定资产卡片的建立、变动资料录入、折旧方法的设置和折旧计提以及固定资产自动凭证的生成等过程的处理规则。

            [ 教学内容]

            (1)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工作原理与特点。

            (2)固定资产管理系统设置与初始卡片录入。

            (3)固定资产变动资料的分析与处理。

            (4)固定资产折旧的设置与折旧费用分摊。

            (5)固定资产报表输出。

            (6)固定资产核算模块结账与数据备份。

            [重点难点]

            将对固定资产卡片及其意义的认识,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的选择与折旧计提,自动凭证的生成等内容作为重点;对固定资产变动资料的理解与操作有一定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