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2022-12-12
    浏览量: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一)课程性质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前承《基础会计》,后接《会计实务操作》、《成本会计》等。本课程提供了从事会计职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学好会计专业其他主干课程的重要基础。

            (二)课程任务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初级会计人才所必需的企业财务会计的相关知识和岗位技能,并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 的专业品格。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财务成果等方面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和企业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方法,同时,引导学生在与岗位要求完全相同的实训操作中,增强职业意识与职业判断能力,提高职业素质,形成工作能力,为学生成为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要求与目标

            (一)课程要求

            1.塑造学生诚信正直、坚持准则的品格

            诚信正值是指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不泄露秘密。坚持准则是指在处理业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与会计相关的财经法律法规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这是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品质的要求。诚信正直、坚持准则品格塑造的作用在于:把社会意识中得到反映和论证的一定的会计诚信原则、会计诚信规范和会计诚信观念灌输到学生的意识中,引导学生学习准则、遵循准则、坚持准则,执业谨慎,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坚守住“不做假账”这个会计行业职业操守的底线。

            2.培养学生“业财一体”的职业能力

            业财一体是指将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建立基于业务事件驱动的财务一体化信息处理流程,使财务数据和业务融为一体。这是对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业财一体职业能力塑造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熟悉企业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从经营者或管理者的角度看待财务数据,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参与企业的管理。

            (二)课程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加强对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对会计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对会计基本技能的训练,形成《企业财务会计》学科的核心素养。

            1.在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要具备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的职业道德;在团队分岗位训练中要具备分工明确、职责明晰、协同高效的岗位意识。

            2.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政策法规要求规范操作。

            3.熟悉企业业务流程和会计核算岗位职责,能解决日常会计处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4.能运用会计基本理论知识,解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的信息生成过程,初步具备职业判断能力。

            5.结合初级会计专业资格证书,帮助学生掌握各种业务的处理及填写会计凭证的方法,掌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方法,掌握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编制的方法,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一)课程结构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包含企业财务会计概述、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其分配、财务报表10个模块内容。

            (二)课程内容

            1.企业财务会计概述

            (1)内容要求

            能解释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

            知道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

            明确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知晓会计核算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牢记企业财务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

            (2)教学提示

            本模块理论性较强,为后续模块各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奠定了理论基础。教学的重点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具体运用。教师可通过讲授、自学研讨、图解、讨论等方式组织教学。

            2.货币资金

            (1)内容要求

            知道货币资金的性质与范围;

            熟悉货币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熟悉现金管理制度;

            熟悉各种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学会各种货币资金的管理及核算、清查方法。

            (2)教学提示

            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重点讲解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会计处理方法。

            3.应收及预付款项

            (1)内容要求

            能陈述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概念;

            知晓应收及预付款项业务核算应设置的会计分录;

            能界定坏账损失的确认条件;

            能确认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入账价值;

            能独立地编制应收及预付款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2)教学提示

            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坏账损失的核算是本模块的难点,讲授过程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4.存货

            (1)内容要求

            能准确解释存货概念和确认条件;

            能列举出存货的划分标准和种类;

            能正确进行存货的初始计量和发出的计量;

            能区分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核算与计划成本核算的不同;

            能正确进行库存商品核算;

            能概括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组成;

            掌握包装物与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

            掌握存货清查的会计处理。

            (2)教学提示

            到行业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生产流程,以加深对存货的理解。

            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相应的计算分析题,通过模拟操作使学生能用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计划成本法计算原材料的发出成本和结存成本。

            这一模块内容多,在讲授过程中要把握住重点和难点,特别注意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原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讲授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5.固定资产

            (1)内容要求

            能正确地解释固定资产的概念;

            能明确固定资产的特征和分类;

            能对固定资产进行正确计量;

            知晓固定资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能列举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内容;

            学会处理固定资产的取得、处置和折旧业务;

            正确运用“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等会计科目;

            能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折旧;

            能独立地编制有关固定资产取得、处置、折旧、后续支出等业务的会计分录。

            (2)教学提示

            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相应的计算分析题,通过模拟操作使学生能用年限平均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一般较大,其折旧方法的选用对企业所得税、净利润都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在讲授过程中特别注意固定资产从取得、计提折旧、发生后续支出到处置的综合业务的核算。讲授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6.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

            (1)内容要求

            正确地解释无形资产的概念和特征;

            能够举例说明不同无形资产的内容;

            能够正确运用“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科目;

            能够概括出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出售、出租和报废的核算要点;

            能够独立地编制无形资产取得、摊销、出售、出租和报废业务的会计分录。

            (2)教学提示

            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无形资产概念、特点、内容及确认条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解,对于核算部分主要以练习为主,巩固所学。

            7.负债

            (1)内容要求

            能够简单地解释负债的概念、确认条件和组成内容;

            能够界定负债类业务的入账时间;

            能够正确运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会计科目;

            能说出应交税费的种类;

            能够正确地进行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的计算;

            正确计算银行借款利息;

            能够清楚地概括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交增值税、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个人所得税等业务的核算要点;

            能够独立地编制负债类业务的会计分录。

            (2)教学提示

            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这一模块内容比较琐碎,主要说明各种负债的核算内容。应付款项的核算建议与应收款项的核算比照学习。应交税费可        选取一般企业常见的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学习,而增值税中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的核算可结合存货、固定资产、收入等来进行。

            8.所有者权益

            (1)内容要求

            能领会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内容;

            能正确界定所有者权益与债权人权益的关系;

            能弄清投入资本的方式和计价、资本公积的构成内容;

            能区分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的不同;

            能解释盈余公积的构成和用途;

            能独立编制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业务的会计分录。

            (2)教学提示

            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偏重理论性,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多种教学方式讲清楚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基本概念。

            9.收入、费用和利润

            (1)内容要求

            能简单地说出收入的概念和特征、费用的概念和特征;

            能区分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不同之处;

            能正确概括收入的范围、费用的内容、利润的构成、营业外收支的主要内容等;

            能正确理解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方法;

            能正确地计算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

            能独立编制各项收入、费用、利润及其分配等业务的会计分录。

            (2)教学提示

            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案例分析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

            重点讲解各类收入的会计处理,利润的构成,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处理,以及本年利润的计算和结转,净利润的分配程序和相关会计处理方法。

            10.财务报表

            (1)内容要求

            能正确地说出财务报表的概念、作用和种类;

            熟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本结构;

            能独立地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2)教学提示

            提供案例资料,在教师指导下,边学边做,掌握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基本技能。


            四、课程实施与保障

            (一)教学要求

            1.坚持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

            在实施教学时,教师要贯彻立德树人的宗旨,准确把握中等职业学校《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标要求,发掘课程中的德育因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将本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

            2.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培养职业能力。

            在实施教学时,教师要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案例或项目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项目活动中了解企业会计要素的分析方法及主要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增强诚信意识,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提升职业能力。

            教师应注重职业情景的创设,以挂图、多媒体、案例分析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

            3.及时更新知识,优化课程内容。

            由于会计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国家财税方面的有关准则、制度、条例等在不断出台、修订、补充,因此,在实施会计专业教学时,教师要适应形势,及时将新方法、新规范、新制度、新准则等纳入教学内容,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

            4.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实施教学时,教师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让学生在完成教师设计的训练活动中,既学会企事业单位会计岗位必须具备的知识,又练就各项基本技能。

            教师必须重视实践,更新观念,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新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学业水平评价

            1.学业评价

            (1)评价原则

            导向性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整体性原则。对学生学习的各方面、各环节做出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

            发展性原则。立足学生成长和进步,动态地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评价方式

            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业务操作、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技能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成绩的评定。

            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结合案例分析、成果展示等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综合模块考核。

            2.考试命题

            学业水平考试用于《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学习的总结性评价,一般为合格性考试。

            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主要考察专业理论理解程度和专业技能掌握程度,参照财经类对口高考会计专业理论考试和初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命题方式,可采取纸笔测试方式进行考核,也可以采取上机操作测试,或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考核。在考查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要关注创新能力的考核。

            (三)教材编写要求

            1.教材的编写要依据中等职业学校《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目标,整体设计课程内容,充分体现本学科核心素养。

            2.教材的编写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

            3.教材以完成任务的典型活动项目来驱动,通过流程图、业务案例、情景模拟和课后拓展作业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和流程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分析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和进行会计核算的基本职业能力。

            4.教材编写应突出实用性,应避免把职业能力简单理解为纯粹的技能操作,同时要具有前瞻性。应将本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及实际业务操作中的新知识、新方法及时纳入其中。

            5.教材应以学生为本,文字表述要简明扼要,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突出重点,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6.教材中的活动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1.文本资源

            文本资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资源,包括教材、辅助参考书、专业报刊等,学校应在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依据本地区和学校的特点,选择经教育部审定、适用学生所学专业的规划教材,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特色鲜明的会计专业课校本教材。

            2.数字化资源

            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推动信息化教学的有力手段。教师应通过互联网等途径广泛搜集与《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相关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积极参与和课程教学相关的资源制作。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幻灯片、录像带、视听光盘等多媒体课件,通过搭建起多维、动态、活跃、自主的课程训练平台,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同时联合各校开发多媒体课件,努力实现跨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

            (2)积极利用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字图书馆、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3)注重仿真软件的开发利用,如“模拟实习”“在线答疑”“日常测试”“模块考试”等,让学生置身于网络实习平台中,积极自主地完成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提高处理经济业务的基本职业能力提供有效途径。

            (4)搭建产学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并在合作中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和教学内容的调整。

            3.设备设施资源

            学校要建设满足教学需要的会计专业综合实训室, 配备数量合理、配置适当的设备,提供实训教学软件,丰富实训内容,达到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校外实训基地应根据会计岗位实习要求,依托企业财务部门、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建立满足专业认知的会计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五)对地方与学校实施本课程的要求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及教研机构负责本地区课程标准实施的统筹规划与管理督查,督促学校按课程标准要求开足课时。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素质,要开展多样化的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如开展教学能力培训、财税专业知识培训、专题项目研讨等,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

            学校负责课程实施与管理。学校要结合本地区产业发展需求,了解相关职业岗位对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推动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按规定配备师资,保障《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顺利实施。


            五、授课进程与安排